日期:1957-6-8 作者:河南日报
河南日报本报消息 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河南省委员会8、10两日下午举行座谈会,本着大放大鸣的精神,提出批评意见,并就某些不同意见开始展开了争论。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河南省委员会主任委员侯连瀛首先在会上说明,为了加强共产党的领导,我们应该从爱护党、巩固党出发,诚恳地实事求是地本着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的精神,帮助领导党整风。
省粮食厅工程师焦子斌说,我到粮食厅已三年了,一直不受重视,领导上也不信任我。我从省财委调到粮食厅时,下面干部还以为我犯了错误。我在肃反期间,抽空写了一本“面粉厂工人技术问答”,并且翻译了苏联高级制粉学的技术性的书,请领导上帮助审查,领导上也不支持,等了半年多也没有审查,过去,我提过重要的合理化建议,写成书面的材料,领导上却永远搁在抽屉里。如我建议用清扫检修机器的方法防止面粉生虫,为国家节约面粉,领导上一直不重视。我建议用好坏原料搭配的方法,使工人更好地掌握技术操作和出粉率,给处长反映,处长却不向厅长反映,问厅长,厅长还不知道。
焦子斌指出,党的某些领导干部不重视知识分子,是和对知识分子的看法有关。他说,我的顶头上司是二十八岁的周处长,他认为我在外国留学也不咋样。在粮食厅,许多青年同志昨天还和我们一起说话,今天入党了,就不理我们了,好像入党就比别人高明。焦子斌说,党员应当和党外知识分子推心置腹,不要自以为比别人高明,不要拿过去的眼光去看知识分子。知识分子都是热爱祖国的,对于祖国国际地位的提高都感到兴奋。
省工业厅会计师苏西第在发言中提到:我们应该向领导党建议,对历史调查清楚的人,应大胆使用,让他们有职有权,给他们以为人民服务的机会,发挥他们的才能,不能当作“花瓶”、“古玩”摆在那里。他说,我听到有的共产党员说:“他(指党外人士)是咱们雇来的,招之即来,挥之即去,咱们的红色专家培养起来他们都完了。”听到这话,我非常寒心。二十多年寒窗苦落个旧知识分子,我真不甘心!他说,中国古来有“耕读起家”之说,我就想过,不让孩子再走读书路线,让他去干体力劳动!他提出:今后提拔干部不能只看他的成份、出身;有些工人被提拔了起来但“职”“能”不相称,这是造成浪费的主要原因。他说,今后使用干部应该“职”“能”相称。政策是共产党制订,但领导干部不能都是共产党员。党内有布尔什维克,党外也有布尔什维克;党外有反革命分子,党内虽少,但也有。对干部不能单看德,也要看才;不能单从出身上看问题,也要从发展上看问题。他说,领导党应把由于“职”“能”不称给国家财产造成的浪费损失检查一下,这个数字不小,我们不能拿国家的财产当儿戏。
苏西第在发言中对一些人的错误言论提出了批评。他说,徐震池说,“政治是应该为发展技术而服务的,技术决定一切”,这是原则错误。他说,我的理解,不是政治为技术服务,而应该是技术为政治服务。我们应该给他纠正。他还提到,章乃器说,定息不是剥削,而是不劳而获,这也是原则错误。他说,我看“剥削”和“不劳而获”是一一二,二一一,就是一个东西。
民革郑州市委员会主任委员王云亭对于中国人民大学讲师葛佩琦在人民日报上发表的意见提出了不同的看法。葛佩琦说:“不要共产党领导,人家也不会卖国。”王云亭认为这种说法是不对的。他说,大部分知识分子是热爱祖国的,是有爱国心的,但是也有极少数知识分子是卖国的,如胡适、汪精卫,就是卖国的。过去爱国的知识分子提倡“实业救国”、“教育救国”,但是那个推翻了国民党的反动统治呢?那个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呢?“实业救国”也好,“教育救国”也好,都救不了国,都没有找到正确的道路。只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推翻蒋介石的反动统治,才能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因此,“不要共产党领导,人家也不会卖国”的说法是危险的,是荒谬的,应该承认共产党的领导,这是问题的一方面,但是还有另一方面:
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推翻了蒋介石的反动统治,建设社会主义,成绩很大,功劳很大。但是,如果没有人民群众的参加也是不行的。作为党员,不应该认为这是一个政党的功劳,应该看到,这功劳除了反动派,全国人民都有份。有些共产党员以功臣自居,以解放者自居,以改造者自居,不承认人民群众的作用和力量,看不到知识分子爱国的一面,就造成了党内外关系的紧张。有些党员看知识分子光知道反动阶级出身,历史复杂,而不看他的实际行动,这是不是宗派主义?应该在整风中好好地检查。
王云亭说,民主党派是在共产党领导下根据全国人民利益进行工作的,但是如何运用民主党派作这些工作,起一些作用,领导上重视得很不够。从中央到省没啥领导,而是倚靠当地统战部门领导。当地统战部门又怕干涉民主党派的内部事务,对于民主党派就不闻不问。过去在运动中,民主党派的成员被逮捕了,我们还不知道是什么原因。有些事情,党内团内都传达了,民主党派还不了解。这样怎样能够使民主党派发挥积极作用呢?属于政府的经常性的工作,为什么可以先在党内团内传达而不可以先在民主党派内部传达呢?这样,民主党派不起作用,有人就说民主党派是装饰品,是眉毛。我看没有眉毛脸上不好看,民主党派在有些地方算不算眉毛,还成问题。因此,要改善党对民主党派的领导工作。
民革河南省委员会委员董发祥发言,他首先谈到自己对共产党开展整风的看法和报纸上刊载的储安平、卢胡文等人的发方的意见。他说,从最近报纸上发表的党外人士的发言看,出现了一些问题。有的人说,共产党“三大主义”严重,似乎共产党应该“让位”,或者是各民主党派通过竞选,轮流执政。他说,历史经验证明,共产党是英明的、正确的,它不愧为中国革命的领导者。我百倍相信,共产党不仅过去是英明的、正确的,而且将来领导建设也是英明的、正确的。共产党的领导权是唯一的,不可动摇的。当然,共产党在领导上也是有缺点的,某些党组织、领导人,特别是有些新党员,过去和现在都有缺点或错误。党所以开展整风,也就是为了克服这些缺点与错误。因之,党的整风也正是它英明、正确的表现。董发祥说,就是整风以后缺点和错误也还是会有的,而且有些是不可避免的。但是,从整个党来说,成绩和缺点相比,成绩仍然是主要的。我们在帮助党整风,揭露“三害”的时候,决不能忽视这个基本方面。因此,认为党有某些缺点就要求改变它的领导权,或者是通过竞选轮流执政,是错误的。董发祥开玩笑似地说,这不象“打牌”,可以轮流“坐庄”。他再次强调说:“中国人民的方向是走社会主义,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共产党的领导权是不可动摇的。”
董发祥接着谈到严肃认真与和风细雨的整风方法。他说,领导党采取召开党内外各种座谈会来征求意见,帮助整风,是很好的。这不仅可以达到纠正错误、加强团结、促进建设的目的,而且在实际生活中贯彻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但是如果在大鸣大放中,采取打击、报复、污蔑的手段是不对的,对于别人发表了和自己不同的意见而发起攻击,更是不好的。董发祥说,卢郁文因发表不同意见收到一封匿名恐吓信,这种作法是卑鄙的。他说:“我建议民革中央一定要追查这个问题。如果写匿名信的人是民革成员,应该给予党纪处分。”
董发祥说:我不同意储安平认为“党天下思想问题是一切宗派主义现象的最终根源”的提法,但是也不同意卢郁文的发言中说宗派主义只是个别党员和党组织的问题。他说:宗派主义在共产党内虽然不是全国性的,但也是较普遍的。许多地方宗派主义的形成,虽然是不自觉的,出发点并不是宗派主义,但结果是宗派主义。他说,我这样说的根据是:(1)如果宗派主义只是个别党员和党组织的问题,那么,共产党就没必要进行全国性的整风运动。(2)从揭发的材料看,上至中央,下至地方,机关学校,都有宗派主义,因之不能看成只是个别的现象。董发祥接着说,但是我也不同意储安平的所谓“党天下”的说法,因为事实并不是这样。他说,中国现在的情况是“多党政治”,也就是多党执政,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是“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关系,合作共事的关系,怎么能说是“党天下”呢?
董发祥还谈到他不同意民革副主任委员刘积学5月21日在中共河南省委统战部召开的座谈会上的发言(见本报5月23日一版)。他说,刘老说:“共产党领导革命成功,确实骄傲自满,天下是自己打下来的,应该是这样子。可是,有些过火。”并举出一些例子,说“乡间革命用非刑吊打逼死人命的都有,坐班房押起来的有。”董发祥说,这种说法是不妥当的。说“共产党领导革命成功”,这是对的;但说“天下是自己打下来的”,就不符合事实,共产党也从来没有说“天下是自己打下来的”。至于说,乡间革命有某些过火行为,这也不是共产党提倡的。董发祥说,在对敌斗争的情况下,是你死我活的问题。受过地主恶霸压迫剥削的农民,在翻身以后,要求“有债还债”,出现某些吊打现象,是可以理解的。实际上,过去地主恶霸对农民的压迫,远比农民对待他们厉害的多,这些我们是体会不到的。董发祥说,何况共产党对于逼死人的问题,一发现就提出制止纠正。因之不能只看到某些个别现象,就说“有些过火”。
董发祥说,刘老还说:“共产党领导工作有好多套。宪法是一套,党章是一套,团章是一套,工会、农会、工商联又各是一套,”并且说这些套,都是“划圈子”,“约束人”的。董发祥说,这种说法也是不妥当的。他说,各种组织都是根据自己的性质、任务,联系一定的群众,来共同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它们共同组成一个“大家庭”,而不能认为这是“划圈子”。董发祥说,各种组织都有自己的章程,这是为了更好地更有效地发挥自己组织成员的作用,而不是为了“约束”他们,不然就成了“无政府主义”,董发祥反问:难道能说我们民革组织就是为了“划圈子”“约束人”吗?当然不能。
董发祥说,刘老还说:“对知识分子也有一套,这就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鸣放得有个标尺,就是马列主义。不合这个标尺是不行的”。董发祥说,我认为这个标尺是必要的。这个标尺就是要求一切应从人民大众的利益出发,不然就没有是非。他说,譬如土地改革,地主阶级就不会同意,但是农民坚决要求;“肃反”,反革命分子不同意,但是人民要求这样作,这里的标尺就是人民大众的利益,这也就是马列主义。董发祥说,有了这个标尺,并不妨碍大鸣大放。
董发祥最后还就郑州市小学教员的工作时间过长和住宿问题,提出了意见。
杨莲、秦良璧、秦成修就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的关系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的贯彻情况,提出了批评建议。
民革党员杨莲发言。他就卫生厅共产党组织对民革组织重视、帮助不够和省委统战部对“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贯彻不够提出了批评。他建议:(1)中共河南省委要加强对共产党员和共青团员进行民主党派的性质和任务的教育;(2)省委要加强对民主党派的领导,使其能够发挥监督的作用;(3)鉴于共产党与非党之间有“墙”有“沟”,有许多可以看的文件也看不到,中共河南省委应通知各级党组织凡有关工作业务方面的指示,应让党外同志阅读。他说:“用人不疑,疑而不用”,许多文件对内部同志来说,是不应该保守秘密的。
省人民医院秘书时寿青认为,在这次整风中,有两个思想要明确:(1)必须承认党的领导,不能脱离党的领导;(2)必须走社会主义道路,不能脱离社会主义的道路。这样,才能更好地帮助党整风。他认为,报纸上有人提出“党天下”、“党委要退出学校”、“公方代表要退出公私合营企业”,拒绝共产党的领导是不对的。他说发匿名信进行恐吓,不是对不对的问题,而是政治立场的问题。恐吓是卑鄙的手段。有什么意见可以摆在桌面上谈。总之,一切脱离党的领导,一切脱离社会主义,就是要把社会拉向后退。在争鸣中,也不能因为怕说错了话而不敢说,有问题还是要摆到桌面上来。
时寿青指出,党对民主党派工作作出了一定的成绩,但是缺点也很大。他说,这表现在党没有把民主党派的积极因素调动起来。党对民主党派成员的思想动态掌握的不全面,看他们的缺点多,对他们估计不足。因此,对他们教育帮助也不够。在共产党内,也没有很好地宣传民主党派的性质、任务和作用,因此党内不仅是党员,甚至相当负责的干部和专职党的工作干部,也不懂民主党派的工作。省医院就是如此,你问党的专职干部:统战工作如何做?他说不懂。这怎么能进行领导呢?这样,民主党派在群众中的影响更不用说了。群众不知道民主党派是啥,甚至还用看国民党的眼光去看民革,这样民主党派怎么能起作用呢?
时寿青认为民主党派的成员分布在社会、机关、学校、医院等不同的地方,各有其特点,统战政策也必须根据不同的特点去执行,不能机械搬用。否则,就不能很好地发挥民主党派的作用。
座谈会今天继续进行。
原载《河南日报》1957年6月11日。
Copyright (C) 2024 Marxist-Leninist-Maoist.
Permission is granted to copy, distribute and/or modify this document under the terms of the GNU Free Documentation License, Version 1.3 or any later version published by the Free Software Foundation; with no Invariant Sections, no Front-Cover Texts, and no Back-Cover Texts. A copy of the license is included in the section entitled "GNU Free Documentation License".